相關連結:
2005/09/30
[軟體] 一套好用的 RSS 閱讀軟體 - GreatNews
如果你不習慣於使用類似 Bloglines 之類的線上 RSS Reader, 那麼不妨考慮這套免費好用的 RSS Reader。
軟體有多國語系介面, 也含有繁體中文版, 對英文苦手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軟體可以與 Bloglines 的訂閱資料同步, 如下:

輸入 Bloglines 的帳號及密碼:

輸入完成便會列出在 Bloglines 的訂閱資料, 供你選擇同步:

閱讀 RSS 時的畫面, 版面編排感覺相當舒服:

這是另一種呈現方式, 類似 Mail 軟體:

你可以在上圖中的文章清單中, 將喜歡的文章直接 Mail 或是發佈到 Blog 上 (Blog This功能), 甚至是將文章加到網路書籤中 (支援 Furl 及 del.icio.us), 相當的方便。
另外, 軟體的頻道同步的速度相當迅速, 且執行效能也很好, 有興趣不妨試試這套方便的軟體。
軟體有多國語系介面, 也含有繁體中文版, 對英文苦手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軟體可以與 Bloglines 的訂閱資料同步, 如下:
輸入 Bloglines 的帳號及密碼:
輸入完成便會列出在 Bloglines 的訂閱資料, 供你選擇同步:
閱讀 RSS 時的畫面, 版面編排感覺相當舒服:
這是另一種呈現方式, 類似 Mail 軟體:
你可以在上圖中的文章清單中, 將喜歡的文章直接 Mail 或是發佈到 Blog 上 (Blog This功能), 甚至是將文章加到網路書籤中 (支援 Furl 及 del.icio.us), 相當的方便。
另外, 軟體的頻道同步的速度相當迅速, 且執行效能也很好, 有興趣不妨試試這套方便的軟體。
相關連結:
Search: GreatNews
[資訊] Mozilla Thunderbird 1.0.7 Released
Mozilla Thunderbird 1.0.7 英文版已經發佈了, 這個版本主要為安全性修正版, 修正了幾個安全性問題, 建議有在使用 Thunderbird 的人趕快更新。
相關連結:
Search: Mozilla Thunderbird
2005/09/29
2005/09/27
[雜談] 好冷的 Blog
iThome 的 Blog 才剛開張, 我雖不看好, 但沒想到居然這麼冷...

今天的新文章居然只有四篇, 以一個 IT 入口網來說, 冷! 太冷了!
今天的新文章居然只有四篇, 以一個 IT 入口網來說, 冷! 太冷了!
相關連結:
Search: iThome Blog
[雜談] 清潔濾鏡及鏡頭的好幫手 - 拭鏡筆
常常在 BBS 站的討論區看到有人在詢問濾鏡及鏡頭如何擦拭, 多數人的回答都會是盡量少擦; 但, 在非不得以要擦拭時該用什麼工具擦呢? 今天就介紹一個好用的工具拭鏡筆。
拭鏡筆長的就像下面這樣:

筆頭是像下面這樣, 上面有極細小的碳粉, 可以輕易的將油污擦拭乾淨:

筆尾有毛刷, 建議還是少用, 要用前也請先用吹氣球先將濾鏡和鏡頭的灰塵吹掉:

使用時就是拿有碳粉那頭在濾鏡或鏡頭上輕輕擦拭即可。
拭鏡筆是可以重覆利用的, 用到筆頭的碳粉沒了再更換即可, 一枝可以用很久。這樣方便的工具一枝約 200 到 250 元, 快去攝影器材店詢問吧!
對了! 還有一種拭鏡筆是筆頭可更換, 但使用時要沾拭鏡液使用, 建議不要買這種的, 不但不方便而且不是很好用!
拭鏡筆長的就像下面這樣:
筆頭是像下面這樣, 上面有極細小的碳粉, 可以輕易的將油污擦拭乾淨:
筆尾有毛刷, 建議還是少用, 要用前也請先用吹氣球先將濾鏡和鏡頭的灰塵吹掉:
使用時就是拿有碳粉那頭在濾鏡或鏡頭上輕輕擦拭即可。
拭鏡筆是可以重覆利用的, 用到筆頭的碳粉沒了再更換即可, 一枝可以用很久。這樣方便的工具一枝約 200 到 250 元, 快去攝影器材店詢問吧!
對了! 還有一種拭鏡筆是筆頭可更換, 但使用時要沾拭鏡液使用, 建議不要買這種的, 不但不方便而且不是很好用!
[新奇] 又見 Google 的幽默
繼上次 GMail 的幽默後, 剛剛不經意在 Google 首頁的使用偏好中又發現了 Google 的另一項幽默:

星艦迷航裡的克林貢語... 這... 原來外星人也用 Google 啊!
星艦迷航裡的克林貢語... 這... 原來外星人也用 Google 啊!
2005.09.27 09:41 Update
學弟說 Google 的克林貢語已經很 OP 了, 原來是我太後知後覺了... 好吧! 就當是寫給那些不知不覺的人看好了... Orz
2005/09/26
[資訊] iPod nano 傳出螢幕太脆弱!?
Apple 蘋果電腦公司的最新力作 iPod nano 昨天才於台灣首賣, 結果今天在 PTT BBS 的 iPod 討論區就已經出現了幾起螢幕被刮花的災情。
起先這個問題是被國外的使用者提出的, 現在國內也出現類似案例: 一名使用者是以面紙擦拭螢幕就出現刮痕, 不過目前不知是灰塵的問題或真的是 iPod nano 的問題; 不過依我以往擦拭 PDA 及手機和相機螢幕的經驗, 看來可能設計真的有點問題, 我看我還是先靜觀一陣子先把預購退掉好了, 別太衝動免得後悔莫及。
起先這個問題是被國外的使用者提出的, 現在國內也出現類似案例: 一名使用者是以面紙擦拭螢幕就出現刮痕, 不過目前不知是灰塵的問題或真的是 iPod nano 的問題; 不過依我以往擦拭 PDA 及手機和相機螢幕的經驗, 看來可能設計真的有點問題, 我看我還是先靜觀一陣子先把預購退掉好了, 別太衝動免得後悔莫及。
Search: iPod nano
2005/09/25
[攝影] 商品攝影練習
2005/09/24
[BLOG] FeedBurner PingShot
FeedBurner 再推出新服務「PingShot」, 這是用來通知其它 Web-base Feed Reader 或 Feed 搜尋服務, 你的 Feed 已有更新的服務。

以前要做到類似的事, 大多數的人都是使用「Ping-o-Matic」來一次通知多個相關服務。但這種方式得在你每次有 Feed 有更新時 (即你發表新文章後), 自己以手動的方式來做 Ping 的動作。而 FeedBurner 的「PingShot」則是當你啟動該項服務後, 便會自動去做這項動作, 相對的省事不少。
不過, 現階段「PingShot」能 Ping 的服務商仍比「Ping-o-Matic」少; 不過, 兩家都沒辦法 Ping「Bloglines」, 真是令人不解啊! 是 Bloglines 怕被 Spam 嗎?
如果你還沒燒過你的 Feed, 快去 FeedBurner 燒一份吧! 還可順便享受多項服務, 何樂而不燒呢!?
以前要做到類似的事, 大多數的人都是使用「Ping-o-Matic」來一次通知多個相關服務。但這種方式得在你每次有 Feed 有更新時 (即你發表新文章後), 自己以手動的方式來做 Ping 的動作。而 FeedBurner 的「PingShot」則是當你啟動該項服務後, 便會自動去做這項動作, 相對的省事不少。
不過, 現階段「PingShot」能 Ping 的服務商仍比「Ping-o-Matic」少; 不過, 兩家都沒辦法 Ping「Bloglines」, 真是令人不解啊! 是 Bloglines 怕被 Spam 嗎?
如果你還沒燒過你的 Feed, 快去 FeedBurner 燒一份吧! 還可順便享受多項服務, 何樂而不燒呢!?
相關連結:
Search: FeedBurner, FeedBurner PingShot, Ping-o-Matic
2005/09/23
[BLOG] iThome 的 Blog 上線了
剛剛才發現的, 有點後知後覺...
之前說要在八月底推出的 iThome Blog, 在跳票後終於上線了。不過一看內容實在令人失望, 整個系統是以 pLog 架設的, 這樣也能拖這麼久!?
另外, 對於裡面的內容, 只要把其它相關服務商和 IT 有關的 Blog 抽出來, 大概就是 iThome Blog 的樣子。期待了那麼久, 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之前說要在八月底推出的 iThome Blog, 在跳票後終於上線了。不過一看內容實在令人失望, 整個系統是以 pLog 架設的, 這樣也能拖這麼久!?
另外, 對於裡面的內容, 只要把其它相關服務商和 IT 有關的 Blog 抽出來, 大概就是 iThome Blog 的樣子。期待了那麼久, 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相關連結:
Search: iThome Blog, pLog
2005/09/22
[BLOG] Blog 加入 Technorati 關鍵字查詢
眼尖的人應該發現了我今天在 Blog 發的文章最後多出了一個「Search」的段落, 如下圖:

今後除了原本的「延伸閱讀」及「相關連結」外, 我會視情況挑出文章中的關鍵字列在文章最後。各位只要點選關鍵字就會連到 Technorati 搜尋其它 Blog 含有該關鍵字文章。
今後除了原本的「延伸閱讀」及「相關連結」外, 我會視情況挑出文章中的關鍵字列在文章最後。各位只要點選關鍵字就會連到 Technorati 搜尋其它 Blog 含有該關鍵字文章。
Search: Technorati
[軟體] LyAmp 方便的歌詞下載播放工具
[Flickr] 新增 SET 中相片排序的功能
在 Flickr 以往要排序 SET 中的相片都是靠 Organizr; 現在為了體恤使用者 Flickr 加入了他們稱為「無腦」的排序功能 (no-brainer, 不用大腦啦 :p)。
只要進入你的任一個 SET 中, 都可以看到如下圖框起的東西, 點一下要排序的方式就可以了:

只要進入你的任一個 SET 中, 都可以看到如下圖框起的東西, 點一下要排序的方式就可以了:
相關連結:
Search: Flickr
2005/09/21
[FF] Mozilla Firefox 1.0.7 Released
Mozilla 官方於剛剛正式釋出了 Mozilla Firefox 1.0.7 版, 這個版本主要是修正了一些安全性問題及 Bug:
- Fix for a potential buffer overflow vulnerability when loading a hostname with all soft-hyphens
- Fix to prevent URLs passed from external programs from being parsed by the shell (Linux only)
- Fix to prevent a crash when loading a Proxy Auto-Config (PAC) script that uses an "eval" statement
- Fix to restore InstallTrigger.getVersion() for Extension authors
- Other stability and security fixes
2005.09.22 09:57 Update
1.0.7 中文版也發佈了。
相關連結:
[資訊] 即時通訊的入口網站 meebo !?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使用多套即時通訊軟體, 常常會因此而在多套軟體間手忙腳亂的切換。現在總算出現了一個可將這些軟體整合的「網站」了。
meebo 就是一個這樣的網站, 支援 Google Talk、MSN、AIM、ICQ、Yahoo Messenger 等幾個主要的即時通訊軟體。只要於下方這個登入畫面輸入有欲登入的即時通訊軟體 (可同時使用多個) 的帳號密碼, 再按登入即可。

登入後在右方的清單會以整合的方式列出連絡人清單, 且會以不同的小圖示列出這個連絡人是屬於哪個即時通訊軟體, 例如: MSN 是蝴蝶、Google Talk 是燈泡。

不過網站還在開發階段, 因此所有的連絡人都是顯示其 Email 位址, 而無法顯示出其暱稱, 對於連絡人很多的人來說是有些不方便, 希望在將來能夠改善。
meebo 就是一個這樣的網站, 支援 Google Talk、MSN、AIM、ICQ、Yahoo Messenger 等幾個主要的即時通訊軟體。只要於下方這個登入畫面輸入有欲登入的即時通訊軟體 (可同時使用多個) 的帳號密碼, 再按登入即可。
登入後在右方的清單會以整合的方式列出連絡人清單, 且會以不同的小圖示列出這個連絡人是屬於哪個即時通訊軟體, 例如: MSN 是蝴蝶、Google Talk 是燈泡。
不過網站還在開發階段, 因此所有的連絡人都是顯示其 Email 位址, 而無法顯示出其暱稱, 對於連絡人很多的人來說是有些不方便, 希望在將來能夠改善。
相關連結:
[資訊] Google Picasa 推出中文版
Picasa 這個介面華麗、功能強大的相片管理軟體一直以來都有龐大的喜好者, 然而該軟體對於中文的支援並不好。不過, 大家的聲音 Google 聽到了, Picasa 中文版正式發佈了。
延伸閱讀:相關連結:
2005/09/20
[資訊] Opera 8.5 發佈
Opera 在剛剛正式發佈了最新的 8.5 版, 這個版本有原生繁體中文版可下載。
另外, 在這個免費下載版中沒有像以前的免費版本一樣有廣告出現, 也就是說 Opera 官方將廣告給移除了。除了修改了一些之前版本的 Bug 之外, 據稱此版的瀏覽速度更快了! 有興趣的不妨下載一試。
另外, 在這個免費下載版中沒有像以前的免費版本一樣有廣告出現, 也就是說 Opera 官方將廣告給移除了。除了修改了一些之前版本的 Bug 之外, 據稱此版的瀏覽速度更快了! 有興趣的不妨下載一試。
相關連結:
[資訊] 最近的 MSN Messenger 很病毒
[教學] 數位相機自訂白平衡的運用
常常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高手在拍攝日出及夕陽時拍出很迷人的色調; 也常常可以看到新手拍攝出來的相片, 色彩總是怪怪的。這其中, 除了後製的問題外, 白平衡的運用也佔了一部份的原因。
白平衡的使用對於新手來說是一項必學的課題, 白平衡設定的好可以使照片增色不少。我們不談太多理論性的問題, 如果你想較深入的了解, 可以參考文後的延伸閱讀的部份。
白平衡簡單的說, 便是告訴相機什麼是白色。因為數位相機不像人眼一樣, 面對不同色彩的燈光還有辦法分辦色彩, 數位相機是會誤判的, 因此, 需要我們告知數位相機白色是什麼, 以讓數位相機利用我們告知它的白色去校正調整其它的色彩。
現在的相機大都內建幾種不同的白平衡, 讓新手能夠依不同的情形設定使用, 我們先來看看一些相機內常見的白平衡拍攝的結果。
下面的照片都是在昏黃的鎢絲燈下所拍攝, 相片中的兩個盒子顏色是白色的:
自動白平衡

晴天 (日光) 白平衡

陰影白平衡

陰天白平衡

鎢絲燈白平衡

日光燈白平衡

閃燈白平衡 (閃燈未開, 故色彩偏黃)

我們可以發現不管上面哪一種白平衡設定, 都無法正確的表現出盒子的白, 這時我們該怎麼做, 才能讓原本的白色顯現出來呢?
答案就是: 自訂白平衡
翻翻數位相機的手冊, 找到自訂白平衡的設定方式, 通常的設定方式都是要你對著白色的紙張拍攝一張照片, 請詳閱手冊, 以了解自訂白平衡的設定。
在此說明一下 Canon EOS 300D 的做法:

如何? 白色是不是顯現出來了, 人偶的色彩也正常多了!?
當你學會自訂白平衡的使用後, 可以試著把白紙換成不同色彩的紙去設定白平衡, 你便可以發現白平衡的設定如何的影響相片的色彩, 善用這種手法, 往往可以拍出相當特別的照片, 如下:

如何? 對白平衡有點了解了吧!? 快去試試看這有趣的功能吧!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 可參閱延伸閱讀的網址。
白平衡的使用對於新手來說是一項必學的課題, 白平衡設定的好可以使照片增色不少。我們不談太多理論性的問題, 如果你想較深入的了解, 可以參考文後的延伸閱讀的部份。
白平衡簡單的說, 便是告訴相機什麼是白色。因為數位相機不像人眼一樣, 面對不同色彩的燈光還有辦法分辦色彩, 數位相機是會誤判的, 因此, 需要我們告知數位相機白色是什麼, 以讓數位相機利用我們告知它的白色去校正調整其它的色彩。
現在的相機大都內建幾種不同的白平衡, 讓新手能夠依不同的情形設定使用, 我們先來看看一些相機內常見的白平衡拍攝的結果。
下面的照片都是在昏黃的鎢絲燈下所拍攝, 相片中的兩個盒子顏色是白色的:
自動白平衡
晴天 (日光) 白平衡
陰影白平衡
陰天白平衡
鎢絲燈白平衡
日光燈白平衡
閃燈白平衡 (閃燈未開, 故色彩偏黃)
我們可以發現不管上面哪一種白平衡設定, 都無法正確的表現出盒子的白, 這時我們該怎麼做, 才能讓原本的白色顯現出來呢?
答案就是: 自訂白平衡
翻翻數位相機的手冊, 找到自訂白平衡的設定方式, 通常的設定方式都是要你對著白色的紙張拍攝一張照片, 請詳閱手冊, 以了解自訂白平衡的設定。
在此說明一下 Canon EOS 300D 的做法:
- 找一張白紙
- 將白紙塞滿整個觀景窗, 對著白紙拍攝一張照片 (你可能需切到手動對焦)
- 進入選單中的自定白平衡項目, 選取剛剛拍攝的照片, 按下 SET 鍵
- 完成
如何? 白色是不是顯現出來了, 人偶的色彩也正常多了!?
當你學會自訂白平衡的使用後, 可以試著把白紙換成不同色彩的紙去設定白平衡, 你便可以發現白平衡的設定如何的影響相片的色彩, 善用這種手法, 往往可以拍出相當特別的照片, 如下:
如何? 對白平衡有點了解了吧!? 快去試試看這有趣的功能吧! 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 可參閱延伸閱讀的網址。
延伸閱讀:
2005/09/18
2005/09/17
[攝影] 大稻埕夕照
2005/09/16
[雜談] 保護鏡對成像的影響
在 BBS 或是各大討論區中, 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花了大錢買了好的鏡頭, 卻配上一個爛爛的保護鏡, 結果會有人抱怨拍出來的照片色彩及成像不如預期。現在我就以實際的照片來直接說明保護鏡的重要性。
今天的測試主要是將相機架在腳架上, 對著家中的燈光拍攝, 來檢視保護鏡對成像的影響。所有的測試照片都是以小小白拍攝而成, 先來看看今天的兩位主角。
首先登場的是 B+W 67mm UV:

接著登場的是 B+W 67mm MRC UV:

我刻意選擇了市場上口碑極佳的德國「B+W」的 UV 鏡, 這兩張 UV 鏡的差別主要是 MRC 是有多層鍍膜, 而另一張則否, 藉此說明鍍膜的好壞對於成像的影響。
先來看看沒有裝上任何濾鏡時的照片:

接著看看裝上一般 UV 鏡的效果, 可以看到燈光的下方表現很糟, 出現了耀光, 這種情況在太陽底下將會更明顯:

再看看裝上 MRC UV 後拍攝的結果, 可以發現和沒有裝任何濾鏡時的表現差不多:

我們可以很輕易從上面的幾張測試照中看出 UV 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耀光的表現。因此建議大家, 就算沒有錢買好的濾鏡, 但, 至少也買個有多層膜的 UV 鏡, 千萬別因省點小錢而使拍照的樂趣大減哦!
今天的測試主要是將相機架在腳架上, 對著家中的燈光拍攝, 來檢視保護鏡對成像的影響。所有的測試照片都是以小小白拍攝而成, 先來看看今天的兩位主角。
首先登場的是 B+W 67mm UV:
接著登場的是 B+W 67mm MRC UV:
我刻意選擇了市場上口碑極佳的德國「B+W」的 UV 鏡, 這兩張 UV 鏡的差別主要是 MRC 是有多層鍍膜, 而另一張則否, 藉此說明鍍膜的好壞對於成像的影響。
先來看看沒有裝上任何濾鏡時的照片:
接著看看裝上一般 UV 鏡的效果, 可以看到燈光的下方表現很糟, 出現了耀光, 這種情況在太陽底下將會更明顯:
再看看裝上 MRC UV 後拍攝的結果, 可以發現和沒有裝任何濾鏡時的表現差不多:
我們可以很輕易從上面的幾張測試照中看出 UV 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耀光的表現。因此建議大家, 就算沒有錢買好的濾鏡, 但, 至少也買個有多層膜的 UV 鏡, 千萬別因省點小錢而使拍照的樂趣大減哦!
[資訊] Borland JBuilder 2006
剛剛發現 Borland 網站已經放出了 JBuilder 2006 的試用版本, 二話不說馬上下載安裝。這個版本應該是非 Eclipse 核心的最後一版了。
主要介面如下, 變動不大:

這版最重要的變革應該是團隊合作開發的相關支援了, 例如下面這個畫面:

最右方的地方是一個即時傳訊視窗。畫面最左方會列出可以交談的 Peer, 且可在這邊設定狀態是 Available、Away或Offline。而中間則可以顯示其中一方 Share 過來的文件, 當 Share 方操作時, 另一方的畫面會同步的更新, 也就是說, 討論程式變得比較方便了, 不必再跑到對方的電腦前討論。
至於其他的功能, 我則還在 Try... Orz 有興趣的不妨到 Borland 網站下載來試試。
主要介面如下, 變動不大:
這版最重要的變革應該是團隊合作開發的相關支援了, 例如下面這個畫面:
最右方的地方是一個即時傳訊視窗。畫面最左方會列出可以交談的 Peer, 且可在這邊設定狀態是 Available、Away或Offline。而中間則可以顯示其中一方 Share 過來的文件, 當 Share 方操作時, 另一方的畫面會同步的更新, 也就是說, 討論程式變得比較方便了, 不必再跑到對方的電腦前討論。
至於其他的功能, 我則還在 Try... Orz 有興趣的不妨到 Borland 網站下載來試試。
相關連結:
[資訊] 任天堂革命手把曝光
2005/09/15
[FF] Mozilla Firefox 1.0.7 Release Candidates
Mozilla Firefox 1.0.7 Release Candidates 已經發佈了, 相信在這幾天就會有 1.0.7 正式 Release 了。這一版主要修正了一些安全性問題, 包含前幾天發現的問題, 並加強了穩定性, 讓我們期待吧!
延伸閱讀:相關連結:
2005/09/14
[日記] 舊圖新修
Subscribe to:
Posts (Atom)